艺术与自然相映成趣,市民与雕塑欢乐合影。 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近日,一组欢乐活泼、健硕奔放的“肥女”雕塑作品现身肇庆星湖畔的牌坊广场、星湖广场、岩前村,给肇庆人民带来欢乐和妙趣,展示艺术的多元多姿,掀起对于艺术话题的探讨热潮。
在美丽的山水之间,她们或动或静,或腾起或奔跑,或率性或浓烈,一颦一笑、一俯一仰,呈现力的相较与平衡,来源于中国传统造像,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富有张力的写意造型、饱满夸张的身体魅力,在幽默诙谐中展现东方“喜感”、生命力量和独特的雕塑语言。
展出的“肥女”雕塑作品。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许鸿飞创作的“肥女”,动作神态大都逗趣、欢乐,让人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让人感受到创作者对于快乐的期盼。其实,“肥女”背后的美学思考远比其外形表现深远,本地文艺界的艺术家也对许鸿飞的雕塑作品在艺术的思考层面进行了分析、解读和鉴赏。
展现阳光、自信、幸福和快乐
“这一幅《盛世飞歌》,肥女反弹琵琶的‘飞天’形象,诙谐幽默,来源于传统又颠覆传统,夸张的动态形象,可以说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还有这一幅《卿为鹅狂》,表现的都是极为生活化的元素、场景,让人感到很亲切,充满快乐。”肇庆市雕塑学会会长曾光认为,许鸿飞的雕塑作品很多取材于传统,尤其是广东民间元素,如广东音乐等,是日常生活的一种物化,展现新时代人们的幸福生活、自信乐观的精神面貌和开放的社会风气。
雕塑《盛世飞歌》。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艺术与自然相映成趣,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雕塑作品星湖畔格外引人注目,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映衬下,肥女雕塑以自信和快乐的姿态把艺术的美和欢乐带给大家,快乐、质朴的艺术感染力让市民融于其中,不少人模仿雕塑动作、表情,摆出造型和雕塑欢乐合影。
市民模仿动作,与雕塑合影。 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在许鸿飞的作品中,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她们平民化、生活化、生动形象、亲切自然,是对生活最真实的观照和创作。他所赋予作品的积极生活态度和富有人情味的真实情感,让人们在艺术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雕塑《雨打芭蕉》取材于广东音乐。 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对于肥女的这一艺术形象,曾会长说,“以肥为美是很多艺术家表现的题材,美术史上都不乏对丰满女子充满赞美的描绘,也有很多创新的表达,比如大家熟知的博特罗创作的胖版的蒙娜丽莎。大众可能一时之间难以接受这种创新方式,引起关注,出现不同的声音是很正常的。这次展览对肇庆来说打开了另一种艺术欣赏之门,思想之门。”
美的定义是多元的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美术学院理论部主任刘晓慧认为,“美有很多种,视觉愉悦的美是美,带给人心灵共鸣和震撼的美也是美。”东西方、不同时代对人体的审美有不同的定义和机制,美不是唯一的,许鸿飞用雕塑表达出“美不只唯一”的标准,突破了中国传统的纤细飘逸的审美界限,为大众拓展了新的美学维度。
艺术与自然相映成趣,市民与雕塑欢乐合影。 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肥只是一个噱头,表达的是对自信、自我的追求,不被世俗观念所绑架。我们应该全面地看待艺术家本身,许鸿飞有很多题材的作品,包括主旋律、严肃经典的作品,比如抗疫主题、建党百年主题等,但他打破固有的认识,以肥女形象形成个人艺术符号,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雕塑语言是世界性的,这些作品诙谐幽默,描绘了人们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这些情感饱满、肌理分明、健康活力的肥女雕塑在世界各地展出,得到了大众的喜爱,反映的正是大众对于美好乐观精神的向往和追求。”刘晓慧说。
市民与雕塑互动。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记者在东门广场看到,肥女手持琵琶、大提琴等乐器,或动作兴奋,或引吭高歌,她们体态丰腴,缺轻盈灵动,表现出不同的美态。刘晓慧认为,“这些作品表达的是一种自由精神和态度,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肥可以说是当下一个世界性的符号,中国传统的审美是含蓄、简约,现代社会也是以瘦为美,而胖代表着丰腴富庶,胖和瘦是外在的东西,现在经常说容貌焦虑、身材焦虑,而肥女洋溢着的阳光、自信,这种突破审美束缚,表现积极向上、乐观的精神面貌是被全世界所接受的。”
雕塑作品。 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透过“肥女”丰满的体态,我们看到的是经过心灵造化产生的艺术品,这种对生活的物化反映出创作者对自由的热爱和追求,是作者内心想法的观照并以雕塑形式建构内心真实的模样。“肥女”的妙趣解放了观者的心灵,拓宽了大众的审美视野。
群众需要与艺术互动
美好生活,离不开文化艺术。艺术展览走出展馆,到户外与民众亲密接触,户外展览突破了以往艺术作品在博物馆、美术馆等高雅室内展览的空间限制,让作品回到群众身边。
7月8日,许鸿飞在开幕现场还讲述了一个小故事,说的是肥女作品《童趣》在广州的某处广场展览,一位小朋友天天走路经过那里,每次都与它互动,有一天经过,发现作品不见了,伤心大哭。这让许鸿飞很有感触,“一件作品可能可以陪伴孩子长大,见证城市发展。民众尤其是孩子发自于内心的喜爱,是最单纯的喜欢和欣赏。我们的城市应该多一些生活化、快乐自信的作品在广场等公共空间,让艺术品陪伴民众生活,和民众产生互动和情感,带给大家快乐和回忆。”
孩子和雕塑互动。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刘晓慧说:“大家争相模仿雕塑就是人与艺术的一种互动。户外展览的亲民性,拉近了艺术与观众心灵和审美上的距离,在公共场地、户外空间举办艺术展示活动,以大家喜欢的传播模式结合当地文化和民情传播艺术作品,拉近了艺术与民众的距离。”